近期,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明显提速,特别是进入二季度以来,多家中小银行密集“补血”,“二永债”发行呈“井喷”之势。
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我国商业银行年内已发行“二永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合计8945.6亿元,发行数量达到57只。
7月10日,广州银行发布的“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申购区间与申购提示性说明”显示,该期债券经《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关于广州银行资本工具计划发行额度的批复》批准发行,发行规模为40亿元。
无独有偶,6月26日,承德银行在中国货币网公开了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的发行情况。公告内容显示,该行于6月25日以100元/百元面值的发行价格,实际发行总额为15亿元的永续债,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80%。
今年以来,中小银行“二永债”发行积极性高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面临较大压力。
记者梳理发现,年内“二永债”发行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地域的差异性特点。
从时间方面来看,一季度仅发行9只,发行总量为1738.6亿元;二季度发行43只,规模达6387亿元,一季度不及二季度发行量的三分之一。
从地域方面来看,年内发行“二永债”的中小银行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他区域的资本类债券发行活跃度相对较低。
“从发行总量上看,国有大行作为‘二永债’的主要发行方,对‘二永债’的发行需求正在边际收敛。”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已处于较高水平,“二永债”对资本补充的贡献占比逐年下降。
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普遍面临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问题,其资本补充压力更为突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城商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12.96%,明显低于国有大行17.79%的水平。
“下半年,不同类型银行 ‘二永债’发行或将继续分化。国有大行在获得特别国债注资等政策支持后,资本补充压力有所缓解,发行动力可能下降;而资本补充需求更为迫切的中小银行,仍将是‘二永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致同咨询金融行业领导合伙人、金融服务全国主管合伙人芦弘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受访专家认为,今年下半年昆明配资最新消息,银行机构外源性资本补充需求将持续增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有望保持扩张。
科元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